新闻中心
光热发电迎政策利好 概念股迎来机遇
继风电、光伏之后,光热发电成为被新能源市场广泛看好的一个朝阳产业。但是由于光热发电一直没有摆脱高技术、高成本、高电价等瓶颈,在我国并没有进入实质性商业应用阶段。
今年以来,光热发电市场投资和政策扶植动作不断,有分析称产业扶持政策有望年内出台,中国光热发电产业在经历了蓄势发展期后,2014年将成为光热发电产业破局的元年,未来规模千亿级的大市场将呈现。
受益于光热发电破局的利好,资本市场上相关概念股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或在今后一段时间有投资机会。
利好政策有望出台
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两大领域。由于光热发电不需要光伏发电依赖的晶硅,在发展中不会带来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因此被看做是最为清洁的新能源,很多国家和地区鼓励光热发电,限制光伏发电。
光热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其具有光伏发电不可比拟的优势,太阳能所烧热的介质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没有太阳照射的几个小时内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
鉴于光热发电的发展优势,西方国家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光热的发展,从2007年开始,全球光热发电年新增装机容量成倍增长,2011年全球光热装机容量达到1300MW,在建3000MW.根据国际能源署?穴IEA?雪预测,到2015年全球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24.5GW,五年复合增速为100%。
我国对光热发电的研究起步并不晚,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就曾在太阳能光热发展技术方面做过单元性试验研究,但是由于相关技术难以短期实现突破,加之光热发电的高成本,阻碍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进程。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热技术经过多年发展,仍尚不成熟,初始成本比光伏发电高约40%-50%。2007年,国内首座70千瓦的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系统通过鉴定验收,目前获得光热发电开发的项目有十余个,但还没有商业化运行的光热电站。
行业分析称,目前制约我国光热发电发展的瓶颈,一是在部分核心装备的技术瓶颈,导致国内光热发电转换效率低,阻碍了光热发电的大规模运用;二是国内光热发电大多属于研制示范阶段,没有大规模产业化,高成本瓶颈成为实现商业化的关键,成本高、低收益,导致光热发电发展缓慢;三是我国尚无完善的补贴政策出台,无法提高企业投资光热发电的积极性。这些制约因素影响了光热发电在我国的大规模发展。
“如果电价及补贴政策明确,从示范项目起步,逐步实现规模化,光热发电商业化将提速。”中电联专职顾问、原秘书长王永干说。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政策的调整,光热发电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关注的重点。2014年2月18日,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各大光热发电项目开发商和相关单位召开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电价政策座谈会。2014年3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中央正在加大力度整合资金,大力支持太阳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4年4月29日,国家能源局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牵头开展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技术要求及申请报告大纲”征求意见讨论会召开。2014年6月,国家能源局向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联盟下发《关于委托开展太阳能热发电设备能力情况调查的函》,以更好地了解国内光热发电重点技术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
同时,国家能源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派出调研团队对目前在试运营的光热发电项目进行摸底考察。从光热发电主管职能部门今年来频繁的动作来看,业界估计,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光热发电扶持政策的出台,政策的出台将彻底释放国内光热发电市场。
中海阳能源集团董事长薛黎明表示,目前中国光热发电从技术到应用已较为成熟,在国家产业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光热产业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一个千亿级的大市场将崭露锋芒。
东北证券发布研报称,光热发电集环境友好和电网友好于一身,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逐步受到高层重视,市场普遍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家将出台针对光热示范项目的示范电价政策。目前,国内已获批开展前期工作的商业电站达到1.5-2GW,多数处于“待价动工”状态,示范电价推出将实质推动国内光热产业化进程,光热电站建设高峰来临在即。
相关个股受追捧
东兴证券研究员侯建峰认为,从现在上报国家能源局以及一些企业规划的光热发电项目来看,不完全统计已经达到1.3GW左右,如果下半年光热发电政策能够顺利出台,这些项目将有望陆续启动,进而为实现2020年3GW光热电站装机目标奠定基础。
按照国家能源局确定光热发电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6年通过示范电价政策扶持完成一批商业化示范项目建设,2017年光热发电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
受利好政策的刺激,目前市场对光热发电项目的投资热情高涨,并迈入实质性投入阶段,相关的概念股票在二级市场上更是表现抢眼,成为资本热炒的对象。
总投资20亿元,原计划在2014年10月完工的中广核青海德令哈光热发电项目,于2014年5月正式开始招标。7月1日,该项目正式动工,预计2016年年底前并网发电。据了解,该项目已获得亚行1.5亿美元贷款,将是我国光热发电进入商业化应用的代表项目之一,也是国内光热发电产业近年来首个开工建设的大型商业化项目。该项目进入实际投资开发阶段被业界看做是对示范电价等扶持政策出台的信号,显示出国内企业对光热发电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
在二级市场上,傍上光热发电概念的股票也随着政策利好的临近,股价不断水涨船高。
首航节能主营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等业务。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6亿元,同比下滑18.23%;实现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下滑9.45%;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同比下滑14.29%。此外,公司预计201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熏000万元至-500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24万元,同比下滑87.21%,首次出现亏损605.73万元,每股亏损0.02元。但是业绩下滑并没有影响投资者对首航节能的看好,二级市场上该股股价屡创新高。3月20日,创下2012年公司首次配股后的最高阶34.94元/股,近期该股再次受到追捧,上周连续出现上涨,累计涨幅达20%。
分析人士认为,首航节能虽然业绩出现下滑,但是仍受到市场追捧,得益于公司除在空冷系统领域保持领先,还在光热发电、海水淡化、余热发电等几项业务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公司布局的重点项目陆续展开,公司的各项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后市增长无忧。
东兴证券研究员侯建峰分析称,2013年是首航节能积极进行业务布局和战略转型的一年,公司电站空冷业务的进一步提升,新增订单在业内市占率占比达到40%以上;公司光热发电业务完成了光热电站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研发,综合估算公司光热电站可参与业务有望达到整个光热电站总投资的60%以上;获得了电站总包业务零的突破;积极通过外延式扩张进一步完善公司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平台;完成海水淡化中试设备的良好运行。
通过2013年业务的布局和战略的转型,公司高端能源装备和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已经基本成型,后续通过外延式扩展或者公司内部自生培育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结构,公司未来业务将步入持续快速成长通道。同时,公司新培育的光热发电以及LE-MED新的商业模式有望在2014年获得政策和订单的驱动。
经过长期投入、开拓,目前首航节能的光热发电子公司首航光热已是目前国内技术最为领先的团队,立足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占据行业制高点,公司10MW项目预期近期将有望获得核准,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三座24 小时发电光热电站。
首航节能在光热发电领域具备的领先优势在于,其有被公认为是国内光热领域技术权威之一的姚志豪领衔的光热发电团队;是国内最全的涉及光热发电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几家参与光热产业标准制定、核心设备自己生产并参与电站总包和运维的公司。
首航光热团队成员参与制定太阳能光热领域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在能源领域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与会议发表论著超过30篇,已申请国内外专利20多项。
受益于公司对新业务的布局,侯建峰继续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并再次强烈建议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要立足长期,关注公司产业布局未来业绩释放的潜力。